首页 > 最新动态 > 候鸟南飞——中国老人的流动人生——从三亚市推进“候鸟恋红巢”党建工程引发的思考
最新动态
候鸟南飞——中国老人的流动人生——从三亚市推进“候鸟恋红巢”党建工程引发的思考
2025-08-083


二十年前,欧美国家的中产阶级在度假中徜徉于地中海的碧波、夏威夷的艳阳,那份舒适恬然曾是令无数中国人羡慕不已的彼岸风景;而今,这些画面早已铺展为神州大地触手可及的生活长卷。当寒风卷过辽远的北方大地,厚雪拥裹冻僵的城镇村庄,数千公里外,海南三亚的暖阳正慷慨泼洒在细腻的沙滩上,湿润的海风轻拂椰林。脱下了厚重羽绒服的北方老人们,身着夏装,怡然闲坐于热带海岸。年复一年,这群规模浩荡的“候鸟老人”随着节气更迭而流动,在南北之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第二人生”。这绵延千里的温暖奔赴,是中国养老版图上的资源再配置,在季节轮回间改写了养老的传统定义。


候鸟迁徙:养老范式的蜕变轨迹


 曾几何时,“故土难离”是镌刻在老人骨血里的伦理密码,“父母在,不远游”构筑了稳固的代际供养链条。家庭与村落,是养老赖以维系的根系与堡垒。青瓦屋檐下的天伦之乐,邻里巷陌间的熟稔寒暄,构成了中国式养老的经典范式。然而,当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城乡,物质积累与观念解构同步发生,一场静默却深刻的养老革命悄然拉开帷幕。老人们不再被动等待儿孙膝前尽孝,而是手握退休积蓄与医疗保障,主动选择另一种可能——以“候鸟”之姿,追逐温暖、健康与更优渥的生命体验。这迁徙,是物质基础支撑下的个体解放,是生命自主权在晚年的觉醒与伸张。飞机高铁的便捷消弭了空间距离,数字技术的普及打破了信息壁垒,医保异地结算政策的落地则为流动养老卸下了后顾之忧。老人们从封闭的家庭单元走向开放的社会空间,从单一的居家养老迈向多元的旅居、医养结合模式,这场积极老龄化的革命,划开传统养老的静水,驶向一片崭新而广阔的天地。 


椰风筑巢:地域发展的主动应答


 面对这股汹涌而至的“银发热潮”,海南省的各个城市、尤其是三亚,早已不是被动的承受者。它们敏锐地嗅到了时代的气息,并以高昂的热忱与创造力,编织起承接这份温暖迁徙的“暖巢”。机场扩容、高铁运力增加、高速公路网络优化、适老化公寓增多、医保跨省异地结算开通等城市基础建设正在逐步升级,由此带动了“银发经济”的萌生和脉动:从专业的养老地产、康养旅居项目,到为老人量身定制的家政服务、旅游路线、文化娱乐产业,一个围绕“候鸟”需求构建的新型产业链条正日益清晰。面对如候鸟般南迁的越冬养老的庞大群体,三亚市自2019年起便前瞻性地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融合新路径——创新打造“候鸟恋红巢”党建工程。该工程在全省率先破冰,构筑起专门服务“候鸟”群体的党组织架构,织密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新网络。这一探索并未止步,2024年9月,三亚市进一步深化机制创新,建立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通过主动与党员流出地老干部工作部门联合召开对接座谈会,扎实推进“安家”“安心”专项行动,其核心目标直指:让这些跨越山海而来的“候鸟”党员,不仅在地理上“流入”三亚的暖阳,更在组织生活和社区归属感上深度“融入”这片热土,真正实现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双重安顿。


流动之思:发展命题的辩证求解


 然而,当数十万“银发候鸟”如潮汐般涌入,这场看似自由优美的流动盛宴,其翅膀之下也必然承载着不容忽视的沉重气流,考验着社会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智慧。 季节性的人口“脉冲式”冲击,使流入城市冬季的医疗资源骤然紧绷,挂号长龙、床位紧张成为常态,水、电、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面临峰值考验,物价的季节性波动,亦牵动着本地居民与“候鸟”的敏感神经,如何解决资源之困?与此同时,“候鸟社区”时常会成为文化孤岛,与本地社会肌理若即若离,语言、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短暂停留的特性,为真正的社区共建共享设置了障碍,如何解决融合之惑?当“飞不动”的那一天来临,当疾病或失能袭来,这条温暖的迁徙之路终需一个安稳的降落点。解决高龄、失能“候鸟”在异乡的长期照护与终极归宿,也会成为归途之思。破局之道,在于以协同创新激发制度韧性。针对资源的季节性压力,需要构建“候鸟”大数据平台,精准预测、动态调配资源,依托远程医疗、引入外部援助力量,引导银发候鸟向周边城市转移等方式,实现智慧调度与弹性供给。破解融合之困,关键在于变“被动接纳”为“主动共建”:搭建平台,激励“候鸟”凭借经验技能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与文化传承,促其由“客”变“主”;同时组织多元文化交流活动的互助模式,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目前三亚市的“候鸟恋红巢”党建工程已经打开这一先河,值得全省推广。在保障层面,需加速全国统一养老信息平台与标准建设,彻底打通异地医保社保结算壁垒;探索“旅居养老”保险,提升经济可及性。此外,还需要一些更前瞻性的规划:将“候鸟”需求纳入城市中长期发展蓝图,预留弹性发展空间;推动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协作机制,对老人全生命周期(尤其高龄失能阶段)的照护衔接与“叶落归根”通道进行制度性安排,确保这种流动生活终有安稳归途。候鸟的翅膀划过长空,这场跨越千里的温暖奔赴,已非彼岸的遥望,而是寻常百姓触手可及的福祉。它映照着物质丰盈赋予个体的选择自由,更诠释着国力跃升对生命尊严的郑重承诺——让亿万普通人的晚年,也能在流动中自由选择阳光与舒适。当每一只追寻温暖的候鸟,都能成为身有所栖、心有所安的归鸟,这流动的人生图景,终将定义这个时代文明的温度,勾勒出大国崛起进程中最震撼人心的民生刻度。


编辑/图:黄明芳 

审  核:陈  彰 

电  话:(0898)66240348

投稿邮箱:HK66211665@163.com

地  址:海口市美兰区文联路18号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