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轮椅上的这位老人,虽已不能言语,却早已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老党员是怎样践行牢记使命的不变初心;在许多熟悉她的人的眼里和心里,更是一个乐观开朗的慈祥长者。
老人名叫唐玉娥,年逾九旬。2025年8月20日,《海南老年》杂志社的记者来到澄迈县永发镇,看望了她。
九秩之年 情牵两地
唐玉娥出生在澄迈,成长在澄迈,却工作在琼中,而一直情牵两地。
前段时间,唐玉娥嘱咐家人给澄迈县教育科技发展基金会和琼中县慈善总会各捐款3000元,用于支持两地的公益项目和教育事业。这两笔捐款,出自她一个普通工人的退休金积蓄。
一个善举,感动多少人!
今年7月9日,为了感谢唐玉娥对两地公益和教育事业的热心付出,澄迈、琼中专门派工作人员来到永发镇唐玉娥家中,给这位老党员送上了两份荣誉证书,对她表示感谢和慰问。
8月20日上午,我们来到唐玉娥家中时,唐玉娥老人胸前挂着中央组织部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耀眼胸章,安安静静坐在轮椅上。两份鲜红的荣誉证书摆放在老人面前,老人的儿子刘扬庄在母亲耳旁轻声告诉她我们的来意,老人轻轻点了点头,用手去取那两份荣誉证书,示意要看一看。老人为此而骄傲,此处无声似有声。
根系家乡,造福村民
在澄迈县瑞溪镇山内村至今还保留着父母和祖父的老房子。刘扬庄带着我们穿过一条公路,沿着公路边两幢小楼之间的夹道进去,在周围高楼掩映之下的空地上,只见一横一竖正好紧挨着两处砖瓦房,右边是父母的,刘扬庄小时候就出生在这里。左边是祖父的,祖居已经历经一百多年,却保留得很完整,收拾得很干净。父母在的时候经常打扫祭拜,他们小的时候也经常在这里玩。刘扬庄说父母没有怎么教育他们,但他们热爱家乡,敬仰先辈们的言行举止却给他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刘扬庄说,有一次,父母看到家乡山内村小学校的围墙和大门很破旧急需修缮,就自己掏钱,花好几万元来建围墙和校门。如今,小学校变成了美丽的幼儿园,高高的大门右上方还留着一行清晰的文字——“刘清芳先生、唐玉娥女士捐建。 1997年十月十三日”。这让后人永远记住,刘清芳、唐玉娥曾经热心助学,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过贡献。
从刘扬庄口中,我们还了解到,他的父母慷慨捐款不止一两次。1997年,山内村准备建文化广场,有一块近十亩的土地很适合建文化广场的用地,但有人看中欲将这块地买下来挖塘养鱼。他的父母知道后,毅然决然地将两人一辈子的所有积蓄十几万元拿出来,以同等价格把那块土地买下来,建山内乡村文化广场,让乡亲们有了相聚休闲之地,给家乡人留下一座精神家园。
为生命续航 让爱心传递
唐玉娥有着60年党龄,一辈子对党忠心耿耿。她在丈夫因病去世后,仍始终热心公益,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唐玉娥的优良品行,也深刻影响着子女。刘扬庄他们都表示,要传承父母亲的优良家风和德行,努力工作,回馈家乡。
山内村记载着乡亲为公益事业捐款的石碑上,刻着50多个芳名,其中捐款比较多的,是唐玉娥家。唐玉娥和她的子女们用爱心义举,维系着热爱家乡的故土情怀。
生命不止,爱心延续。现已不能言语的唐玉娥,仍满腔热忱,继续书写着一名老党员对社会对家乡的热忱与温情。
编辑/图:黄明芳
审 核:陈 彰
电 话:(0898)66240348
投稿邮箱:HK66211665@163.com
地 址:海口市美兰区文联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