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带着感情带着激情带着理性来做好老年体育工作——在2025年海南省农村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最新动态
带着感情带着激情带着理性来做好老年体育工作——在2025年海南省农村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2025-11-0313

同志们:

大家好!三年召开一次全省农村基层经验交流会已成为海南老体协的规定动作。这样的会议算今天在内,我参加了三次,一次在东方市,一次在三亚市,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三农”工作、老龄工作、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有效地推动农村老年人体育事业。

刚才临高等9个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林诗銮同志做了点评,省委组织部余五海同志、省旅文厅刘实葵同志从各自角度,对会议和工作给予肯定和提出要求,都讲得很好。特别是省人大原副主任康耀红同志出席并讲话,对农村老年体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康副主任的讲话连同今年初工作会议上讲的那番话,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把老体协工作视为有情怀有温度的一项伟大事业,认识如此之深,站位如此之高,令人高兴与振奋。退休后,我服从组织安排接任省老体协主席,刚开始时对工作的认识是不足的,后来在干中学,干中悟,才慢慢体会到,老年体育连着“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积极应对老龄化”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是体育工作、老龄工作、老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用心去经营,可以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8年来我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并与老体协结下很深的情结。

在老体协工作的这些年,我体会至深的是,老年体育赶上了好时代,老年人康身健体的热情空前高涨,有组织成建制上规模的健身活动发展迅猛,老年人已经成为群众体育的重要方面军。一句话,老年健身方兴未艾,前景美好。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发展态势?关键在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具体来说,有国家战略的导航,有从上到下党政的重视与关怀,有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供给与措施扶持,有社会各界对老年体育的加持与赋能,还有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的内驱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愈发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高层次的发展趋势,拉动了老年健身的不断升温升级。总之,天时地利人和,老年体育迎来了春天。我们要巩固和发展这种喜人态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趁热打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个体会是,这些年农村老年体育与乡村振兴同向同行,获得较大发展。从这次交流发言和交流材料来看,有几点令人欣慰。一是各县市、乡镇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不少市县党政主要领导支持,参加我们的活动。如临高县委书记唐守兵到县老体协调研,这次又和县长王挺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不少乡镇领导和村委会主任亲任老体协主席。二是在各级党政的重视下,许多老大难问题,如经费、场地、设施等得到缓解。三是乡镇、行政村老体协组织网络逐步建立,有人办事的问题初步解决。四是乡镇一级有组织的健身活动普遍开展,而且各有特色,一镇一品的格局已经形成。   

我们党对“三农”从来就十分重视,反复强调“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农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些话同样适合农村老年体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脱贫,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农村现代化,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与民族复兴只是一句空话。我们要从全局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老年体育的重要性,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做好这项工作,重点是抓好领导、组织、队伍、活动、硬件、自身建设等几件事。受大家交流发言的启发,我理出这么几点。一是党的领导是根本,没有党委的重视与支持,就像没爹没娘的孩子,失去了呵护;二是活动是老体协的生命,不开展活动只是招牌一块空壳一个,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三是组织网络建设是基础,否则一盘散沙,形不成凝聚力、战斗力;四是抓品牌就是抓特色,就是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缺乏品牌就难以持续高水平发展。眼下各市县、各乡镇、各行政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抓住一、二个具有优势的品牌不放,增强吸引力,不断扩大老年健身人数,这是成功的经验;五是自身建设是保障,把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选好了,把骨干培训好了,有得力的人在策划与推动,工作就能向前推进。

乡村振兴是国家大战略。农村老年体育一定要主动衔接好,对标对表,为乡村振兴赋能。我们在三亚会议就作出部署。这里再提醒大家,对农村老年体育不要满足现状,更不可盲目乐观。这几年虽有较大发展,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十分突出。不平衡讲的是各地发展参差不齐,有些地方走在前头,有些地方相对滞后甚至毫无起色。不充分既包括供给(设施、场地、经费等)不足,也包括我们自身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比如基层网络建设还没有真正覆盖到行政村,盲点不少。行政村老年人健身大都处于自发状况,有组织的活动不多等等,这就是我们的短板,不能视而不见,必须下决心解决。农村老体协组织要坚持以老年人为本,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健身需求。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虽有较大改善,但和城市老年人相比差距仍很大,是最脆弱、也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农村健身活动要坚持适老性,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形式多样,让老年人喜闻乐见便于参与。还要坚持走融合发展的路子,包括文体融合、健身健康融合、健身养生融合等,让老年人真正动起来,走起来,跳起来,舞起来,唱起来,乐起来。总之,什么活动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就开展什么活动,这才是从实际出发。

这几年我们反复要求,在老体协工作的同志要带着感情、带着激情、带着理性来工作。带着感情缘于“老体协姓老”,助老是它的天职。我们心中要装有海南将近200万老人,努力建设好老人康乐家园。老年人为国家做过贡献,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社会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尊重和善待。身为老人的我们感同身受,为兄弟姐妹服务更应充满感情,不辞劳苦,不计回报。带着激情就是充分认识老年体育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激发积极性,以“爱与奉献”的精神状态来做好工作。带着理性就是从战略高度、理论维度来定位工作,增强自觉性与主动性。因此,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化、老龄社会、老年人的有关论述精神,以及国际公认的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广大老年人,对老年人、老龄工作、应对老龄化作过多次讲话与批示。他强调,老年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要守护好这块宝;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主要看老年人是否幸福。全社会要尊重老人,关照老人,赡养老人,让所有的老人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龄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生活全过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要适应时代要求创新思路,推动老龄工作向主动应对转变,向统筹协调转变,向加强人们生命周期养老准备转变,同时向注重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变。习总书记这些精辟论述,把关爱老人、做好老龄工作、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这里既有拳拳的人民情怀又有高超的政治智慧,既有战略目标又有实现路径,既有新的理念又有科学方法。我们一定要铭记习总书记的教导,高水平地做好工作。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课题。为此,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提出“健康老龄化”,内容涵盖三个方面:老年人个体健康(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老年人群体健康与社会整体协调,人文环境健康,老年人生活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其核心概念是“健康”,强调从“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通过全周期健康管理,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等措施,将疾病和失能状态推迟至生命末期,以提高老年阶段的生活质量。健康老龄观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战略框架。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提出“积极老龄化”,被定义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水平,确保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较高水平地生活。”健康、参与、保障被称为“三大支柱”,健康维度强调健康管理等综合手段,延长健康寿命周期;参与维度强调全面参加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体育等活动,比如银龄行动、老年教育、老年健身等,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参与中康身健体享受晚年;保障维度强调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包括社保、医保、再就业等,确保老有所养所医。其中参与是“三大支柱”的核心,这本身就是对传统老龄观的颠覆——老年人从“社会负担”转变为“发展动力”。积极老龄观对健康老龄观是继承更是提升,为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更积极更清晰的政策框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老年人福祉的核心目标,既符合我国实际,又完全与时代潮流相吻合。要保障好老年人的福祉,最重要的是着力构建三大体系:社保体系,包括基本养老金,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解决养老金从哪里来;养老服务体系,解决由谁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健康支撑体系,包括预防、治疗、康复全链条,还包括科学健身、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解决的是以什么方式、途径来支撑养老。

讲到这里,分享一个观点,体育养老,健身养老,是所有养老养生中最便捷、最经济、综合效益最好的一种途径、抓手和方式。投入不多,效益却很高。一是可以减少家庭、社会对老年人健康所付出的成本;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在体育健身上每投入1美元,医疗支出将减少36美元。我国上海杨浦区实践也表明,投入1元的运动成本可节省6.8元的医保费用。二是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刚才耀红副主任讲得好,老年健身对延年益寿大有好处。中医有个术语叫“治未病”,“未病”是指疾病尚未形成但潜伏着疾病风险的阶段。大多数老年人处于未病或亚健康的状态,所以中医主张“无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老体协干的就是“治未病”的工作。科学适量的健身,对于老年人改善心肺功能,延缓肌肉流失,促进骨骼健康,降低老年疾病风险,保持心理健康等都有好处。对减轻子女乃社会对老年人健康付出,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其作用更是无法估量。三是可以促进老年人全面参与社会活动,老有所为,为中有乐。传统模式的养老,居家不出门与社会完全隔绝,在家里又完全依赖家人,这是消极被动式养老。因此,面对积极老龄化大潮,老年人要树立独立自强观、积极参与观、主动健身观、终身学习观,走出家门,继续学习,自觉健身,参与一切有益的活动,拥有一个自信体面、健康幸福的晚年。毫无疑义,老体协应成为老年人可以信赖可靠的朋友,为他们提供更多健康快乐产品和服务。

最后,重复那句说了八年的老话,只要我们用心用情用力,海南老体协就完全可以为二百万老年人的健康与快乐做些有益事情。

(作者系海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

编  辑:黄明芳 

审  核:陈 彰 

电  话:(0898)66240348

投稿邮箱:HK66211665@163.com

地  址:海口市美兰区文联路18号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